> 長春新聞 > “上有紅塵撲”的出處是哪里

“上有紅塵撲”的出處是哪里

“上有紅塵撲”的出處是哪里

“上有紅塵撲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京兆府栽蓮》。

“上有紅塵撲”全詩

《京兆府栽蓮》

唐代 白居易

污溝貯濁水,水上葉田田。

我來一長嘆,知是東溪蓮。

下有青污泥,馨香無復全。

上有紅塵撲,顏色不得鮮。

物性猶如此,人事亦宜然。

托根非其所,不如遭棄捐。

昔在溪中日,花葉媚清漣。

今年不得地,憔悴府門前。

作者簡介(白居易)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京兆府栽蓮注釋

①作于元和二年(807)。

②田田:水草葉漂浮貌。樂府古辭《江南》:“江南可采蓮,蓮葉何田田?!?/p>

③得地:唐人口語,謂得其所。

京兆府栽蓮解析

這首詩是白居易時為周至尉趨府作。

詩人在府門前看到一節(jié)蓮花,蓮花花枝慘敗,前八句景物描寫,描寫了蓮花的慘白景象,第九句和第十句,引出議論和感嘆,同時也起到轉折的作用——“物性猶如此,人事亦宜然”。

第十一句和十二局借物抒情,“托根非其所,不如遭棄捐?!鄙娴牡攸c不是好地方,表達白居易對現(xiàn)狀和當下環(huán)境的不滿。

第十三句和十四句則其到襯托的作用,也是借物抒情的筆法,用蓮花曾經(jīng)在溪中的美好時光表達自己對過去生活的緬懷

最后兩句筆鋒一轉,“今年不得地, 憔悴府門前?!痹娙烁杏X自己與蓮花命運相同。